抗日战争时期,国军最缺乏的五种武器。
抗日战争前,蒋介石已经知道中日之战不可避免,整顿军备积极备战,但是由于官僚作风和战争意识落后,在进口武器装备上始终缺乏亮点。现在考证起来,当时国军最缺乏五种武器。
1、88高炮,二战武器如果有排行榜的话,88高炮一定是排行第一。
首先,88高炮产自德国,在二战中没有他不能干的。隆美尔用汽车拖着88高炮在北非沙漠中打英国人的坦克。柏林防空阵地上竖立都是88高炮,德国海防线上用88高炮当海防炮用。在东线战场德国人用88高炮压制苏联步兵。没有什么活,88高炮不能干。假如杭州湾有2个88高炮团,日军的伤亡估计要直线上升,未必就能包抄淞沪战场。
2、BF109
长城空战后,国民党空军大受刺激,开始和美国合作成立中央航校,但是作战飞机还是装备美国货。抗战伊始和日本海军战机不分上下,直至耗费殆尽。直到武汉会战,才装备伊15、伊16,取得武汉空战的胜利。可恰恰在几年前,BF109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狂扫苏联伊15、伊16,可以说BF109领先亚洲战机10年,即使和后期昆明空战中的0式战机相比也不分上下,假如国军当年装备的是BF109,日军在淞沪会战、南京保卫战、武汉会战中,绝对没有制空权。
3、波2
没有比这更垃圾的飞机了,但是正是这种垃圾的飞机有着良好的超低空性能,在苏联卫国战争中,老毛子女飞行员,用手扔炸弹直接支援一线战斗。朝鲜战争期间,人民军女飞行员,夜袭美国机场,搞得美国人无法入睡。
一种简单、结识的武器未必是最好,但一定是实用的。
4、14.5毫米机枪
以当时国民党财力,不可能装备许多技术装备,本着以一种多用,用最少的钱办最多事情的特点,应该大量装备这种机枪。防空能用,反坦克能用,火力压制能用,而且运输方便。
5、最后一种
写到这里就沉重了,其实当时国军最缺的就是重炮。德国克虏伯公司产的150。看过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就会发现其中一个镜头,国军在淞沪会战中只有3个重炮团,方向全部对着淞沪方向。而日本海军得知杭州湾有2个重炮团,期间的震惊程度是无法表示的。
火炮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痛,直到现在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国军在抗战时期,在武器方面吃了很大的亏。在中等装备的军队里,单兵武器在射程和装备数量上不如日本最差军队,火炮、高炮和飞机等战略武器上连日军一半都没有。套用《人间正道是沧桑》里,立青同学吴荣的一句话,国民党这些武器装备打共产党、打红军,那还是很先进的(这句话对国民党来说很讽刺呀)。
在国内战争的十年里,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民党经济利益集团,大肆收敛民财、欺压劳苦大众,所得的金条、银元都收进了他们的腰包,中饱了私囊。使得国民经济增长缓慢,虽然靠着民族资本提升了一些,但对总体经济实力而言还是无济于事。民国的那些领导中饱了私囊,哪里还有更多的钱财去购买武器!
武器还是次要的,重要的思想领域。国民党的军队在军事装备上相对于共产党军队,已经好很多了,但是就是这样装备不错的军队,在正面战场上出现太多次的大溃败和产生了无数的汉奸。还是在思想领域,出现了问题。三民主义,一直是蒋介石所标榜的,可是他挂着羊头卖狗肉,把孙中山先生好好的“三民主义”给糟蹋得一塌糊涂,还令行不一;上行下效,基层军队也就学会了蒋介石的伪三民主义。所以在国军整个军事系统中,在没有正确思想领导下,战场上也就成不了什么气候。
各军事集团、地方势力保存刻意军事实力,缺乏主动出击和相互呼应,置与日军交战的兄弟军队的生死于不顾,也是国民党军队在各大重要战场相继溃败的原因。在解放战争中,很多集团军和地方势力也是因为“见死不救”、保存己方实力,而最终被解放军消灭的。
这样的政党、这样的军队,人民也不会让它执政,国民党最终败退台湾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!
[ 本帖最后由 kakasa 于 2009-8-26 11:23 编辑 ]